传统文化 ||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“造纸术”

作者:管理员

发布时间:2023-03-17

浏览量:355

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创新的智慧成果和科学技术,包括造纸术、指南针、火药、印刷术。

四大发明的说法,源自英国汉学家李约瑟。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,经各种途径传至西方,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产生巨大的影响力。

造纸术,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,发明于西汉时期、改进于东汉时期。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,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,剩下的恶茧、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。漂絮完毕,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。当漂絮的次数多了,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,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,可用于书写。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,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。

东汉时蔡伦在京师洛阳任尚方令期间。经常到洛阳近郊(今洛阳偃师区缑氏镇附近)收集制作材料,创造了以树皮、麻头、破布、旧渔网为原料的造纸术。造纸术后来从都城洛阳向其他地区传播。

造纸术既方便了人们书写,又促进了文化传播。公元7世纪造纸术传入日本,公元8世纪造纸术传到欧洲各国,造纸术的广泛传播,对人类文化事业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。

轻工业部造纸工业科学研究所(现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)曾对发现的几种古纸进行科学的化学分析和化验结果得出的结论:只有蔡侯纸才是真正的纸。1990818日至22日在比利时马尔梅迪举行的国际造纸历史协会第20届代表大会上专家一致认定:蔡伦是造纸术的伟大发明家,中国是造纸的发明国。

 

蔡伦造纸

蔡伦(61/63年—121年),字敬仲,东汉桂阳郡人。汉明帝永平末年入宫给事,汉和帝继位,蔡伦升为中常侍,蔡伦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。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,改进了造纸术,为纪念蔡伦的功绩,后人把这种纸叫作“蔡侯纸”。

 

蔡伦改进的造纸术,形成了一套较为定型的造纸工艺流程,其过程大致可归纳为 4个步骤:

 

 1、分离:用沤(òu)浸或蒸煮的方法让原料在碱液中脱胶,并分散成纤维状;

 2、打浆:用切割和捶捣的方法切断纤维,并使纤维帚化,而成为纸浆;

 3、抄造:把纸浆渗水制成浆液,然后用捞纸器(篾席)捞浆,使纸浆在捞纸器上交织成薄片状的湿纸;

 4、干燥:把湿纸晒干或晾干,揭下就成为纸张。

 

意义

4世纪时,中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入朝鲜半岛、日本;8世纪时传入阿拉伯帝国;后经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,欧洲人结束了用羊皮书写的历史。到16世纪,中国的造纸术已传遍欧亚大陆,并传入了美洲,取代了当地传统的羊皮纸和挨及的莎草纸等。造纸技木的西传,为欧洲文化的发展和交流提供了有力的工具,对欧洲文艺复兴和以后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起了不小的作用。造纸术的发明和推广,对于世界科学、文化的传播产生深刻的影响,对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。

最新动态

二十四节气之“清明” | 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

2024-04-03

清明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的第五个节气。因为节令期间“气清景明、万物皆显”而得名。这个时节阳光明媚、草木萌动、百花盛开,自然界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。

物候现象

中国古代一些作品将清明分为三候:“一候桐始华;二候田鼠化为鴽;三候虹始见。”

一候桐始华

一候桐始华,清明来到,白桐花开,紫白相间的小花如铃铛般,清香怡人。

二候田鼠化为鴽

二候田鼠化为鴽,田鼠躲回洞穴,鸟儿出来活动。清明之日起,阳气渐盛,江南草长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。

三候虹始见

清明时节,雨水增多,若云薄漏日,日穿雨影,则虹见。

农事农谚

清明时节,气温转暖,草木萌动,天气清澈明朗,万物欣欣向荣。北方旱作和江南早、中稻进入大批播种的适宜季节,人们纷纷挽起袖子,卷起裤管,下田抢晴播种早播。大江南北、长城内外,到处是一片春耕大忙的景象。

清明农谚

春分后,清明前,满山杏花开不完。

清明后,谷雨前,又种高粱又种棉。

清明前后,种瓜点豆。

清明种瓜,船装车拉。

清明到,麦苗喝足又吃饱。

清明忙种麦,谷雨种大田。

清明雨渐增,天天好刮风。

清明喂个饱,瘦苗能转好。

清明谷雨紧相连,南坡北洼快种棉。

动态新闻

更多>>

金口河文化馆

地址:乐山市金口河区滨河路三段169

电话:028-64586645

邮箱:xjasickc/@126.com

访问量:335217

蜀ICP备17028841号  版权所有:乐山市金口河区文化馆  技术支持:四川云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